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化,国际共享 ——2019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外研人文 2022-09-13


/ FLTRP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点击上方“外研国际”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9年10月18日-19日,“中国文化,国际共享”2019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文史哲和翻译等领域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就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国际传播和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方面展开学术讨论。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承办。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在开幕式上首先致欢迎辞。他提到,此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多语”平台,同时也提供了构建融通的交流平台,北外与中传联合主办此次研讨会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一定能在思想上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段鹏副校长致辞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处长王奇在致辞中提到,作为术语工程的负责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一直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语言资源保护,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都是为了挖掘优秀的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她代表语信司高度赞赏北外和外研社为工程做的贡献。

王奇处长致辞 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已经统一在同一个过程之中,文化的创新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得以实现。我们必须认真寻找和创新对外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的话语方式,提升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


韩震教授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德忠作为大会主办方代表致辞。他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术语工程的承担单位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的优势,充分肯定了外研社作为秘书处单位在近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术语工程是文化国际传播领域“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欢迎更多的学者加入术语工程,使其学术根基更加牢固、学术成果更加丰硕。


贾德忠副校长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驻新西兰、瑞典前大使陈明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詹福瑞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李帆教授以及术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外研社副总编章思英等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章思英向与会嘉宾展示了术语工程在多维度、多领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术语传播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陈明明大使发言

詹福瑞教授发言

张晶教授发言

李帆教授发言

章思英副总编发言 18日下午,三个分议题论坛平行进行,分别从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的梳理与阐释、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的多语种翻译、中华思想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等几个方面展开研讨。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围绕分议题先后做了主题发言,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各方观点的思想碰撞不断把会议推向高潮。
在19日的大会闭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晁福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武汉大学聂长顺教授等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对研讨会做了全面总结发言。

冯志伟研究员发言

晁福林教授发言

袁济喜教授发言

聂长顺教授发言

会议现场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凝聚了中华哲学思想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如“仁”“道”“日新”“阴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术语工程”设立于2014年初,是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多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协调的国家级重大项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担,秘书处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术语工程的核心成果《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1-7辑,每辑收录100条术语,计划出版9辑。截至目前,术语图书已版权输出了26个语种。通过针对不同读者群的图书策划、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数据库建设以及开展学术研究等,术语工程为在国际传播中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为中外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1-7辑

 

●●● 外研国际官方微信平台 ● ● ●


往期精彩

编辑者说第3期 | 《中国哲学简史》

编辑者说第2期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编辑者说第1期 | 《哑行者画记》

他曾位居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一位

资讯 | 国家勋章正式颁授,我社作者伊莎白荣获“友谊勋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